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我看到了你

仁愛路→敦化南路→仁愛路新生南路→信義路→金山南路→和平東路

我就是在仁愛路轉新生南路口,碰到那張悲傷的臉。

那天面談完,在音樂館找尋著Natalie Merchant的知性、Abbey Lincoln的滄桑,想轉往大安森林流浪,等待晚上一場關於悲傷的講座。可是我總在十字路口,絲毫不確定方向,我看到身穿義交背心的他,雙手靠在摩托車上,「請問……請問一下……」他沒有理會我,我以為自己音量太小,舉起右手揮舞著,「不好意思……」他緩緩抬起了頭,眼框都是淚水,「請問大安森林是哪個方向?」他用食指指向左邊,眼神再度落在前方。

那落在前方的眼神,是望向已知的過去和未知的未來,這中間,銜接著悲傷。他的雙手緊握著指揮棒,全副身軀壓在椅背上,圈起了不在現場的氛圍。那一聲「請問」將他拉回了現場,因為他沒有指錯方向,我走向了大安森林,也走到了悲傷講座的現場,森林濕氣濃重,講座卻溫暖瀰漫,因為無以為繼,所以回到生活,而生活充滿了秩序和混亂,充滿了支持和質疑,充滿了瑣事和美好,生活,總有它的韻律。

生活,總有它的韻律。

生活的韻律,除了身體的呼吸,還有太陽的升落,月亮的圓缺,當一切因為悲傷而停止時,一切又如常運作,這裡面有上天最強韌和美好的意志,而我們只要回到那樣的韻律當中。

只要回到生活的韻律當中,敞開自己,在生活的秩序裡,安頓自己;在生活的混亂裡,學習放手;在朋友的支持裡,接受溫暖;在周遭的質疑裡,學會謙卑;在重複的瑣事裡,感受安定;在片刻的美好裡,敞開自己。

然後,你知道你看到了你的悲傷,你知道別人看到了你,一個知道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注視,那一天,我相信自己投注了這樣的眼神,在那張悲傷的臉上。而那個眼神,是宇宙透過我,所傳遞的溫暖和力量。

我看到了你
你在自己的悲傷中
當你感受到我
也請看到我的注視

閉上眼
我看到了你

附記:Johnny Hartman溫暖的聲音「I see your face before me」,左列可點播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