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糖糖」對鄰居孩子們來說,一直是我們家的名號:糖糖家、糖糖媽媽、糖糖哥哥……糖糖的過世對她們來說,也有某種意義。突然在某個吃糖的嘴裡冒出這樣的一句話:
「糖糖變阿太了。」
糖糖媽媽立刻說:「糖糖變伯公、伯婆了。」還做出拜拜的動作。其實意思是一樣的,客家話「阿太」指曾祖父母,「伯公、伯婆」是祖先的意思,指的都是先走,再也不會看到的人。問那個孩子誰跟她說的,「姐姐。」姐姐已經上學了,從小愛來糖糖家喝碗水果酒,再紅通通地回家。她一定有自己對糖糖家的圖像。
於是,糖糖變阿太了,幾乎可以開始一首詩:
糖糖變阿太了
咳嗽、重聽、眼花花
就差把柺杖
糖糖變阿太了
白毛變灰 灰毛掉了
就差點不只禿頭
慢慢地睡覺到太陽斜了
晚餐從樓下飄上來
她還沒吃就回老家了
沒想到這樣一分鐘的短詩,會引起十分鐘的眼淚,在這糖糖走後四個月的今天。這樣的發現詩意有點傷感,但有更多的詩意充滿童趣:
月亮掉進河裡洗澡了(幼稚園的孩子經過日落的淡水河)
擦乾淨黑板才能休息(擦黑板時的喃喃自語)
洗頭髮以後肚子會很餓(這是不想洗頭髮的藉口)
駱駝慢慢地從夏天走來(討論春天好短時迸發的畫面)
含蓄得讓人思念(形容兒時老家門口依蘭依蘭的味道)
嗶嗶啵啵在叫我(臺灣小吃攤永遠的招喚)
月亮長在屋頂上嚇人(北緯47度西雅圖月>北緯23度臺灣月)
日光萎凋然後室內萎凋(曬茶葉→持續發酵)
……
也不一定是童趣,或來自孩子,而是一種淡淡的味道,在生活裡面飄起。所以,「讓我們,讀一首詩」不一定來自我,更可能來自你;不一定是一首詩,更可能是一句或幾句詩,一個畫面或一份感覺。我祈求你張開五感,聽到、看到、嗅到、感受到這樣的詩意,然後請你也分享給我們。
就從你的周遭開始,發現詩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