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26-十字路口的召喚

在他謙虛的言語裡面有驕傲的氛圍,自大的意圖,而在那意圖背後,是自卑,深深的自卑,所以有時候他像河豚一樣鼓脹起來,渾身充滿了刺,卻在夜深人靜時,洩氣頹喪。白日,他支使、批評忌妒的對象,嘲諷對方健美的身材,然後以吃來發洩;不順遂的時候,他想,是不是要再去唸個什麼學位,這樣會得到更多的重視,也才覺得自己像個人。

這個「他」,是許多扭曲的一面,生活在我們四周,也生活在我們心裡。而且,我們會活在「沒有成就什麼」的自我觀感中,沒有成為作家、數學家、建築師、舞蹈家、溝通專家、哲學家、植物學者……這樣的觀感,有社會的價值,有父母的期待,以致內化為自我的要求。但是正是這些,讓我們遺憾,因為永遠沒有夠多的醫師、律師、老師,讓我們成為,所以我們遺憾,也離自己的天命愈來愈遠。

遺憾,有好多的遺憾;抱怨,有更多的報怨。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讓你充滿意義,活力充滿,那麼,你沒有走向的天命,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你面前,直到你願意看到。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少年失去了信心,轉而賣了一年水晶,一年後他存夠了錢打算回家,「他瞥見了牆腳那個舊的牧羊袋子。它被紮成一束,已經被他冷落了好久一段時間。他抽出袋子裡面的夾克,正考慮著也許該把這個袋子送人,忽然從袋子裡跌出兩顆寶石。烏陵和土明。」

他想起了自己的夢想,想起了一年以前前進的方向,想起了「這世界上有一種大家都能了解的語言……這種語言訴說著熱忱;訴說著愛和目標能夠成就許多事;它同時也是你在追尋你所深信並渴望之事的其中一部分。」但是他猶豫了,他仍然不確定他的夢想是重要的,甚至覺得「夢想夢想」而不是「實踐夢想」反而比較好,他輾轉,他徬徨,他重新握住烏陵和土明,他想,我永遠都可以回去當個牧羊人,也總是可以回家,那麼,為什麼不去呢?

是,為什麼不走向你的天命?你會一直走到十字路口,是因為你的天命在召喚你。召喚讓你徬徨,是因為天命希望你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而烏陵和土明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它們是寶石,是因為它們想要提醒你自己的天命,提醒你,你就是寶石。

201004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