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對「該結婚卻還沒結婚」的人來說,是個難關。太多詢問與關心,太多比較與焦慮,都朝著未婚者而來。對父母而言,婚姻能免於孩子的孤單,能踏入下一個階段,能更有家庭責任感。婚姻,成了人生的救贖。
但我們,是抱著什麼樣的期待在期待婚姻呢?「一般人往往幻想另一半是完美的典範——父母親、心理治療者、愛侶、朋友、和協同工作者等等,一個能夠滿足所有我們帶進婚姻的渴望和需求的人。甚至期望另一半幫助我們完成那些成長過程中一些困難和尚未解決的問題。」(《熱鍋上的家庭》,張老師文化,頁194)
婚姻,也成了人格上的一種救贖。
的確,在促進自我和他人、信任與關心上,婚姻,或說任何一種關係,都帶來成長。但婚姻正因為是親密關係,所以更容易讓另一半承擔生命中自我的責任。「已婚夫婦在很多方面都是絕妙搭檔,例如他們的成熟度、親密的能力、對生氣的容忍度、性愛的熱度,以及他們朝向粗俗、自發、誠實及其他眾多心理特質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雙方帶進婚姻的問題也等量齊觀。」(頁196)
問題逐漸由「無法承擔對方的需求」產生恐慌,然後拉出距離,卻又彼此暗示:「請幫助我,請義無反顧地站在我這一邊。」而用轉移的替代品,例如工作、孩子、父母、朋友或嗜好,來宣示某種支持和參與感。「一般常見的模式,丈夫的外遇是他的工作,太太的外遇則是孩子。而彼此都覺得對方不忠實。」(頁186)
雙方索求,但索求的身段都很高,交互作用糾纏叢生,很多時候,下意識地在複製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小孩子多半從關係最親密的母親那裡接收到有關家庭的訊息。……孩子婚後發展出的溫暖、關愛、和歸屬感都模仿自嬰兒時期的母親子女關係……父親的傳統角色……是扮演家庭親密關係和充滿壓力及競爭的外在世界的媒介。」(頁200)
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請不要再企圖幫助對方。……甚至大可向前一步,感覺可以自由去拒絕對方」而不會感到愧疚,不會因為沒有得到幫助而感到沮喪,「停止那些老一代的遊戲」,一旦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課題,所謂「家庭中的支持」將有嶄新不同的意義,「它將代表分享生活……彼此幫助的方式將更有意思、更自然、更自由、也更安全。但是在到達這點之前,必須先加強自己的獨立分離,來克服以前過份的集體依存。」(頁201-02)
我們終究不是「訓練完成」才走入婚姻和成為父母,我們總是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以這樣的眼光看向朝未婚者咄咄而來的長輩,頓時他們都成為某種示範,有著可親的人性,因為我們都這麼無知或有知,勇敢或莽撞地走入婚姻。
而終究,我們要為婚姻摘下救贖的光環,不是期待對方完整自己,而是從而學習自我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