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21-沒有答案等在終點

曾經有一個感情受挫的男人,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問是否要放棄,而且要別人告訴他這個答案。可是過程都不重要了,最終的答案又有什麼意義呢?又或許,沒有所謂的答案在彼岸等待你的發掘,因為所有的光亮都在過程中,可是你的眼神直視遙遠的前方,終於到達後,你會發現又立刻要啟程,因為你還沒有學會在過程中旅行。

生命會一再碰撞你的課題,直到你學會了。

即便可以使盡全力,或蠻橫狡詐地脫逃,但脫逃的路上,你還是會撞見你的課題,而且因為狼狽不堪,更沒有招架的能力。可是當你走上唯一的一條道路,接納它,你會發現自己正在一層層打開多寶格,突然跟你自己遇見,一層深一層,直到你貼近自己。

藉由對話來敘事,也有多寶格的驚奇,但前提是說的人要專心,聽的人也要專心,而且後者要像一面鏡子,充滿接納;前者要像一條小溪,清澈見底。這裡面,有著足夠的信任。於是你可能發現,糾纏不清的人除了討厭,這千絲萬縷中,直探你的初心。那份初心,可能起源於你的同情心,但同情的背後竟是自卑。更可怕的是,你發現對方和你是同一種人。

這種發現非同小可,因為對方是你急欲想甩掉的人,就像你想甩掉你的課題。你發現你掉入一種自我循環的證明題。

已知:△ABC中,AB=AC
求證:∠B=∠C

你熟知幾何的定理,知道這不證自明,但是你還是會演算出來,就像你一再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你甚至會將這樣的證明題變得更複雜,頂角平分線必垂直平分底邊、底邊上的高必平分其頂角……這樣更能證明你的能力,彰顯你的文經武略,然後你愈走愈遠,突然猛一回頭,發現面對最基本的等腰三角形,你充滿愧怍,因為那也是最真實的你。

最真實的你,是不需要證明的。

沒有那麼多「應該」,沒有那麼多「好不好」,沒有那麼多「為什麼」,也沒有所謂的答案等在彼岸,你是虛,虛含萬物,又與萬物同在。

201004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