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不要保留」也適用於呈現自己。雖然可能很難想像在入學和求職的自傳中,會對自己的優點有所隱藏,但下面這樣的介紹任何人應該都不陌生:
我叫黃大方,出生於花蓮,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父母親皆從事務農,一心希望子女受良好的教育。我自幼活潑,聰明大方,在班級中常常扮演老師的好助手,也是同學口中的大好人,熱心助人是我一個很大的特質,也曾經當選模範生。因此我認為能夠勝任……
制式樣板,雖然每句話都在述說個人,但是沒有個人,沒有特質,因此沒有熱情。試試看這段話:
離開西雅圖的那天深夜,我從午夜場出來,等待過馬路,有個街道清潔夫跟我打招呼,我回了一聲,他說:「謝謝你跟我說話,抱歉我是黑人,不是白人。」我微微側著頭揚起笑容,一過馬路就開始大哭,因為南北戰爭已息,種族隔離政策已廢,但有個黑人卻因為他的膚色,向我道歉。
這個經驗,開啟我對社會心理的關心,也開啟我走進研究的大門,這是我自傳裡的一段話。系主任第一次見到我時,發現我沒有修過該修的心理課程,甚至沒有任何統計背景,他說:「我有時會做奇怪的事。」那件奇怪的事,就是准許我入學,並且給我一年的時間補修大學部的課,當我終於修齊而找主任將我轉為一般生時,意外發現我一直都是一般生,因為主任忘了將我列入暫時生,他說:「這是我們之間的祕密。」
每一個選擇,一定都有熱情。你不敢將自己展現出來,因為你怕錯。但儘管盡情展現,唯一的準則是,你知道自己的脈絡,知道自己企圖在呈現什麼。然後,將你自己融入,不要先採取一個抽離的姿態,好像你在說的是一個路人的經歷。展現你自己,就像一朵花盛開,毫無保留,在那一刻,展現從花苞到全開的努力,那才是動人的瞬間。
更不要對生命有所保留,將自己融入生活裡,淋漓盡致地生活著。那是唯一的道路。
201004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