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第八天 瑞穗→關山


  電影的分鏡只照著你,在自言自語
  拉開鏡頭才知道對面有個夥伴,你便不是自語的瘋子



一早再往南走兩公里,今天的陽光和雲都好,沿途看到立牌的解說,才知道這一帶有很多彰化來的果農,本來栽種鳳梨,後來政府輔導改種茶,舞鶴茶的名氣就這麼打開了,但還是可見鳳梨田。路邊的公車牌,不確定會不會有公車來,半壞的椅子上有隻蝸牛,讓人想起《等待果陀》,果陀一直不來,等的人說著話,把人生都聊完了,每句話後面都有一個故事,等故事演完了,來不來都不重要了。


近中午時,民宿的阿公載我們下山,我們等著火車,喝著瑞穗的牛奶咖啡,夥伴翻著旅遊導覽的英文版,發現翻車魚叫Mambo,也就是曼波,特別親切可愛,決定以後的小孩要叫Mambo,不論男女,要看個性。還有火龍果叫Dragon fruit,翻回來就是龍果,好像裝熟,特別可笑。一上火車就聽到有人竊語,「她們在騎腳踏車。」我就是不要騎腳踏車了!去年決定要騎的時候,電影「練習曲」還沒有出來,「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這句話還沒有響亮的時候,我就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我的想法和電影一樣浪漫,「在海邊騎腳踏車……」像電影一樣,揹上把吉他,隨地裹個睡袋,就可以在溪谷裡過夜,景色這麼美,沿途這麼引人,因為我們坐在電影院,吹著冷氣,還有配樂!真正的上路是又熱、又累、又餓,夥伴間可以不說一句話,板著臉,埋頭整理自己的行囊,每個人對於「環島」都有各自的定義和目的,大家可能愈騎心愈遠,要不分道揚鑣,要不陌路相對,練習曲到最後成了變奏曲,雖然能走上個那麼一段還是充滿感恩。




到關山後挺輕鬆,就是到親水公園,走走也走了一個半小時,那天的雲特別,蜷得像個蝸牛殼,園裡有很多白鷺鷥,我說:「是鶴!鶴不是只在國畫裡出現?」我決定下次走海岸線前,要拿出地理和地球科學課本,認識潮汐、星系,還要熟悉植物、動物和人文背景,不然沿路只會讚嘆:「哇!好大的黃色的花!」「好漂亮的山!好藍的雲!」還有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為什麼這裡會有那麼多這個?這是從哪裡來的……這也是另一種定義的路痴,形容詞匱乏,認知停留在幼稚園階段,視野沒有隨著身高成長,愈旅行愈知道自己的無知,所以愈駝著背,愈朝著前方,「請讓我親近你,我渺小如沙。」

200810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