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掉了顆石頭,我們坐窗邊中間的座位。」
「石頭?沒有啊……喔,好像有了,很像台灣的?」
「對,對,我把台灣丟了……」


就這麼蹭蹭行行,一道光影、彩虹,都能玩樂片刻,待繞到燕子口,這時才有大量遊覽車上山,下午四時,我們背著夕陽下山,沿途都是大陸客和日韓客,「你別拽我,我暈著呢!這兒照得了……」七星潭餘暉都快趕不上了,走了一下,躺了一下,撿著石頭聽浪聲,轟轟轟地,卻好寧靜,躺下的角度,山海和一片石礫在左手展開,右邊是更遠的海岸線,天空沒有什麼情緒地灰濛下來,走出沙灘、棧道,天已經黑了,這時墓仔埔那段路,又叫情人路的意義才彰顯出來,「喔,也有女孩子不怕的,那就男孩子坐後面,害怕地叫,抱著前面的女生……」旅行者之家的大況說。
晚上和東區夥伴吃飯,聊著沿途諸事,聊著人生道路,聊著聊著……
「你當初怎麼會想來花蓮?」
「一直很想來,放在心上。唸了社工系以後,剛好有機會……」
放在心上。去年來花蓮,覺得自己離不開台北的多元和文化;今年來花蓮,覺得想要讓在地的文化發聲。但對一個外地人來說,要多久才能成為在地人?落地生根以後,下一代理所當然地在這裡長大,至於能不能認同這個地方,和當初父母遷徙當地的心,也許又會有一段距離了。眼前,我只能放在心上。
「我有個願望,那是一個畫面,就是全家開車回苗栗,兩個小孩開門下車,跑向家門,叫著外公外婆,可我不要我的小孩叫我媽媽,叫名字,我希望他們在花東開心長大,我縫衣服時想像他們在我腳旁打滾……」
200810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