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程度上,我是認同國父的,不是教科書塑立的正統形象,而是歷史不斷還原的流亡步伐,「直到四十歲之時,孫逸仙都還是個籍籍無名、邊緣性的人物。」法國漢學家白吉爾在《孫逸仙》一書裡這麼形容,孫逸仙個性開朗、圓融、天真,「並不特別關注智識的連貫性與理論上的問題。」在仕紳階級之外的徘徊,曲折成為革命行動,「孫逸仙成就了他革命領袖的命運,或者應該說是打造;把一個朝廷懸賞緝拿的犯人,製作成救國的英雄鬥士。……孫逸仙樂得扮演這個新角色,戮力發展與新角色相稱的特質,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順應新角色的行為模式。」(頁70,時報出版)
不管令人議論的倫敦蒙難真相如何,他以「優雅容貌,流利英語,深刻言談」呈現愛國熱忱,然後「挾著源自倫敦的虛構神話,在狂熱夥伴的陪同下著手支配中國的真實樣貌。」在香港和英倫社交圈,他的抱負有基督教理念;在日本,他以反帝國加上大亞細亞主義爭取認同;面對法國,他讓渡未來共合中國的資源與主權以得援助;而在中國,排滿主義更有效地匯聚了反抗力量。正因如此搖擺的意識形態和人際操弄,章炳麟斥為「少年無賴」,政治對手揶揄「孫大砲」,連起義指揮黃興也說:「蓋孫文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作事近於專制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頁161)
白吉爾不重新解構「國父」英雄形象,也不退卻他的革命領袖地位,而試圖更客觀地呈現孫逸仙與所處時代的應對,以及《三民主義》亂無雜章中的某種秩序,還有對我而言更具吸引力的人格特質:「任何挫折都無法讓他低頭。無論是出於他的意志或抱負,孫逸仙的不屈不撓是他性格的基本特質之一。每一次挫敗都帶來一個新的計畫。」(頁108)起義、北伐、求盟,甚至辭世前的北行,許多行動都伴隨著挫折,那麼是什麼力量促使一個人能在挫折不斷當中開啟下一個行動?
不是錢,「《家事遺囑》見證了這位革命領袖的正直,他為革命奔走募集了這麼多資金,撒手人寰後卻未遺留龐大家產。在貪腐成風的年代,孫逸仙的光明磊落,著實令他的競爭者和軍閥相形見短。雖然在其他方面,孫的行動方法和政治風格常常無異於這些人。」(頁423)也不一定是權,「他的表現仍像個冒險家、夢想家,而且並不特別擅長運用已到手的權力。」(頁261)或毋寧說權力能夠賦予夢想現實的面貌,「孫逸仙不斷思索何以辛亥革命未能開花結果,並想著要將後革命時期的發展全面導向經濟現代化。」(頁264)即便被批評為經濟浪漫主義,但這浪漫「出於對現實的正視:即中國貧窮之現實。」(頁300)
不管周旋和獨斷的可議,又或平凡的出身,「多文化跨界者,往往來自這類較為平庸的人物,而孫逸仙正是這類人的非常縮影。」(頁409)甚或計畫行動的魯莽,「接二連三的挫折,只是印證了這位老戰士的慌亂無序,而不是他的奮鬥精神。」(頁283)讓我產生認同的,是行動日趨邊緣化,言辭依然充滿活力與樂觀(頁264);是「一直到辭世之前,孫逸仙對他自己和他的使命都保有非凡的信心。」(頁424)是「當問題出現時,無論問題怎麼出現,他都有解決的決心。」(頁210-11)這樣面對自身處境的態度,以及對自身以外的關注,使得「國父」從教科書上的平面書寫,起而成為某種立體而熱切的生命,提醒我不斷在挫折裡行動。
最近這篇鼓舞了一些人,包括我自己,沒有過多的耽溺,就問兩個問題:
回覆刪除1. 你在目前的困境裡學到什麼?
2. 那麼下一個行動是什麼?
能量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