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天命同在

《讓天賦自由》(天下文化出版)列舉的夢想實例讓人振奮,但問題是: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或找不到方式讓它自由怎麼辦?女性的夢想形成期預估比男性晚了十年,男性約在青少年晚期和20多歲之間,女性則在28-33歲間(註1),沒有夢想,以致沒有實現,關係著一輩子的身心健康(註2),那麼我們怎麼讓自己健康一點?

一位為了女兒的治療,離開鍾情工作的中年父親,一心仍念著辦地方報的夢想,就在參與女兒學校活動時,巧遇一位律師朋友正煩惱不知怎麼處理手上已不營運的報社;一位面臨丈夫失業在家的專案督導,在此之前教了七年的美術,即使不喜歡目前公開募款的角色,也無法率然他途,在生涯諮商期間反覆出現在夢中的場景和人物,吻合她面試的學校工作;一位在大學裡擔任出納員的單親媽媽,在兒子13歲時取得學生事務碩士學位,透過生涯諮商確認自己期待的職務,面試場景相似重覆夢境(註3)……

這是出現在《生涯發展期刊》裡的三個案例,舉例了榮格提出的同時性(synchronicity):同時發生的事具有意義性的連結。對榮格來說,自我追尋、生命意義和同時性密切關連,只是上述的「巧遇」、「吻合」、「相似」要怎麼才感受得到?如果生涯當中已經出現了關於天賦和發展的訊息,我們要怎麼才能「看見」?這關係著Howard Gardner八大多元智能之一的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愈低者,職涯困惑愈高(註4)。

但什麼是內省智能?它是對自我的了解,知道自己的獨特,也知道自己的脆弱;知道自己的恐懼,也知道自己的動機,因此能預期自己的反應和情緒。通常作家、哲學家、心理或諮商師、牧師都有很高的內省智能。一個好的文學作家拿掉了「倫理」對個人或一份感情的判斷,所以才有社會案件轉就的《包法利夫人》,白居易才寫就亂倫為一位男子懺情的〈長恨歌〉。一位好的諮商師眼見的個案,是一個更完整的人,正邁向自我整合的路途,正待自我實踐……

自我實踐關係著意義和投入感,但並不一定確保一份職涯上的「愉快」,所謂職涯上的滿足和充實,更關係著意義和投入感,而非愉快感(註5)。或說職涯本身的目的不在愉快,而在能逐步扎實走出自己的面貌,逐步扎實向來汗滴禾下,不是大樹下聽說書,不是廟口前看戲,職涯更像是墾植,職涯轉換則像是面臨作物不長,是要另植他作(同領域/機構但不同職務)?或是棄耕另擇他地(不同領域/機構)?面對這個處境,我們需要看到更大的圖像。

是作物(發展)不適合土壤(天賦),還是耕作方式需要細微的調整?轉換他地發展的可能性是什麼?整個作物市場的現況又如何?一項質性分析職涯轉換訪談的研究發現(註2),財務資源強烈影響一個人怎麼處理職涯轉換,是否選擇過渡工作、是否接受再教育或訓練、對失業的觀感……以至整體的職涯適應力,都受到財務資源影響。另外的影響因素包括家庭角色(經濟支柱)、生涯階段(建立或維持期),前雇主是否提供職介或其他轉銜的協助,也扮演關鍵的角色,不久前澳洲一家客運公司轉賣,老闆將所得分給前員工,一人分得約300萬台幣,有些還獲得新公司的續聘,大夥不可置信擁簇前老闆的畫面在全世界播放。

前雇主是否「坦承」也關係著離職/資遣員工是否產生「怨懟」,這個怨懟感影響著未來工作選擇和職場態度,好似上一段分手沒有處理好,不清不楚造就下一段的不明不白,如果「散」是必要的,怎麼「好散」取決於前雇主是否將員工視為一個人,還是生產線上的一部機器;如果前雇主有種種難言而無法坦承,那麼自己必須對自己坦承:在這場「分手」裡我看到了什麼?我的急迫和焦慮是什麼?我的憤怒背後是更大的傷害嗎?我因此無法再信任了嗎?我放不下的又是什麼?這怎麼影響我的自我觀感?

當我們說自我觀感,它很難侷限於「自我」,它不斷和環境互動,因此這個觀感是變化的,當它是堅固的,同時也是脆弱的;當它是可塑的,也就有了流動的可能,像一扇光譜變換的色調,如果我們這樣看待自己,也就能如此看待他人,他人的忠奸善惡是可變異的,他人的天賦有待開發,而自己的天賦正要冒土出芽,只是在環境與天賦千絲萬縷的變因裡,你是否愈走愈清楚?是否在清明裡,感受到榮格的同時性?是否在面對生命的巨大時感到臣服?

「臣服」是同時性的要素之一(註6),臣服時感到順應,而非逆行,臣服是中國「盡人事聽天命」的老話,只是,人事盡了嗎?聽到,天命了嗎?


註1:D. Kittrell. (1998). A comparison of the evolution of men's and women's dreams in Daniel Levinson's theory of adul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5(2), 105-115.
註2:C. Ebberwein, T. Krieshok, J. Ulven & E. Prosser. (2004). Voices in Transition: Lessons on Career Adaptabil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4), 292-308.
註3:M. Guindon & F. Hanna. (2002). Coincidence, happenstance, serendipity, fate, or the hand of God: Case studies in synchronic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0(3), 195-208.
註4:Branton S. (2009).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confusion: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academic success, and school-to-career transition.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46(2), Special issu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52-61.
註5:A. Hirschi. (2011). Effects of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on vocational identity achievemen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9(4), 367-378.
註6:R. Durant. (2002). Synchronicity: A post-structuralist guide to creativity and chang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15(5), 490-5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