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自我的身心健康,是諮商職業倫理的一部分。」一篇以Ken Wilber整合理論來看倫理議題的論文提出這樣的宣言(註1),「要照顧自己喔!」牽涉到倫理,就變成不只是自己的事,常說諮商輔導需要的是愛心和耐力,但諮商者要怎麼維持這樣的耐力(counselor stamina)?另一篇論文提出七個方式(註2),看似為諮商工作量身訂做,其實亦可作為其他職業的參考。
在專業上做選擇(Selectivity)
過去四十年來,幾百種的諮商理論和實務跟著變厚一倍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一起發展,疾病和社會都加快了步伐,許多年前不可能「得到」的疾病因為有了診斷概念,而開始廣為「流行」。選擇,包括意識到諮商的限制,例如諮商可以為邊緣性人格違常者做些什麼?什麼是不可預期的目標?什麼又是可以安排的治療計畫?
選擇,也包括按能力接案量,選擇個人行程和精神所能負荷的案量。選擇,還包括選擇治療取向和工作對象,這如同歷史學家總專長某個斷代,也很少有文學家宣稱詩詞曲賦都在行,雖然諮商執照並沒有限定取向和對象,但執照並不表示「諮商通才」,而需要往更專精的領域發展,如與嬰幼兒、青少年或成人工作,專研於家族治療、物質成癮或生涯諮商,這都是選擇。
意識到時間是有限的(Temporal Sensitivity)
不只意識和掌握一次50-60分鐘的治療長度,還包括對療程時間的安排,治療要持續多長的時間?每次間隔多長?每週兩次、一次?或兩週一次、一個月一次?神學家Henri Nouwen這麼寫道他的治療師:「他給我時間和注意力,而且不允許我浪費一分鐘。」諮商者擅用時間,讓自己和個案都很專注,但不匆促。
時間意識不只是講求效率,而是對時間的尊重,時間是諮商的「夥伴」而非「對手」,這關係著諮商的始終:建立關係、投入到結束。對時間的尊重也包括「重視當下」,相較於其他年紀,老人更能夠發揮這樣的精神,不耽溺過去,不計畫分析,更直覺而主觀。
知道自己在地圖上的哪裡(Accountability)
諮商者必須知道自己所做的介入和干預,是根據什麼理論和研究發現,後者像是地圖和指南針,不是在一片荒漠裡探索,而是有意圖地往某個方向前進。諮商語言裡常說「引導」,而引導者最重要的就是可信(credibility),諮商者必須清楚諮商中任何的決定和安排,這賦予了諮商者「內控力」(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而內控力關係著工作滿意度和自我成長。
接受督導於是成為專業責任的一部分,督導的意圖不在監督,而在提供回饋和反思,專業責任包括「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對可能性保持開放,一旦諮商者扭曲或抗拒回饋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諮商發展便處於堵塞的狀態。」
將自己視為需要珍視的資源(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諮商者必須重視自己的時間、專業和能量,這些都是「諮商資源」,諮商者必須有意圖地運用這些資源,除了上述的時間,可能包括可見的資源如證照、出版品,不可見的狀態如工作成就感、穩定的親密關係、諮商界線,以及人格特質如周慮、樂觀、自信,還有報酬、專業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當這些資源受到挑戰或動搖,影響著諮商者的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研究發現同儕支持是最有效避免情緒耗竭的方式,同儕可以是朋友或同事,必須值得信任,正向,並且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持。另外,持續的督導,無論是資深諮商者提供的督導,或同儕督導,也都能夠提供支持。諮商工作者在工作外為自己安排的事務,如家庭活動、第二興趣,或是也找諮商者諮商,也是平衡工作壓力的方式。
帶著好奇探索個案和專業(Inquisitiveness)
諮商工作者之所以會選擇諮商作為專業,都有一個共通點:對人和人的故事有極大的興趣,期待「有意義的對話」,並希望以此協助有需要的人。諮商者於是成為一群對人類行為和獨特經驗的「好奇者」,但這個好奇落實為一種專業,就必須在學理脈絡和治療歷程裡,一旦只是好奇,個人責任感便會被剝奪。
帶著好奇的諮商,才有可能跨越某個診斷標籤,看到更多關於個案的「原貌」,卸除某個立即的判斷,諮商者正嘗試理解一個人和問題發展的複雜度。諮商者也必須對「諮商」和「諮商者」本身的發展感到好奇,某個學派的最新研究發現了什麼?「我」對於這個專業有些什麼新看法?對於「我」作為一個專業者有什麼成長?這些都是諮商者必須不斷自我檢視的面向。
對「絕對」保持不確定(Negotiation)
諮商者雖然以某種學派為視角,但是無法期待一種學派可以適合每一個人,就像諮商者有取向傾向一樣,某種學派也許不適合目前這個個案,此時諮商者需要保持治療的彈性,諮商工作永遠不是「客觀的學問」,常有主觀與模糊,「完整樣貌」難以捕捉,「正確診斷」總是無常,從後現代社會建構的觀點來看,「診斷」本身是一種創造,而不是發現,諮商焦點常在變換,諮商者沒有握有問題的答案。
保持相信的能量(Acknowledgment of Agency)
這裡指的「機構」並非某個諮商中心或基金會,而是專業得以展現的地方,或可稱為內在動力,這回到了stamina這個字義本身:不斷前進,在壓力或困難的情況下,仍舊能夠不斷前進的能量,一種不斷省思、探索和學習的心態,一個相信自己,也相信個案的信念,能夠引領我們朝向有光(glimmer)的地方。
註1:D. Foster & T. G. Black (2007). An integral approach to counseling ethics. Counseling and Values, 51, 221-234.
註2:C. Osborn (2004). Seven salutary suggestions for counselor stamina.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2, 319-3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