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跨過這個艱難 但不要輕易地
      讓疼痛成為步伐的一部分
      走進我前去的嚮往
      如是每個當下都是嚮往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生死有節


最近的作息裡,白日屬於頭腦,夜晚交給身體,看的許多線上課程裡,有希臘神話、李維史陀、旅行文學、臨終關懷……一直到身體想要跟著跳「行草」,我才知道最近的自己太發散了,我需要一種節度,或說一種節度下的揮灑,就像行草。

一點,停頓;
一橫,蓄勢;
一豎,行動;
一勾,觀看;
一提,思考;
一彎,著力;
一撇,創造;
一捺,收束。

一點,一橫,一豎,一勾……我的身體逐漸在這樣的節度裡,發現一種規律,在希臘神話、李維史陀、旅行文學、臨終關懷裡,發現一種對「生」的探究,以至是對「死」的尊重,只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那最後一捺,那可能是一天的休眠,一段關係的終止,一個階段的告別,或生命的結束,只是,最後的那一捺,我們是否戀戀不去?

於是讓我們準備吧,為身體預留就寢的時間,為關係預留好散的空間,為上一階段保留祝福,為此生生命盡心圓滿,只要盡心,皆是圓滿。

最後一個圓滿,我想我得延續青少年時每年更新的遺囑,只是這遺囑不再是慘綠年少的最後一法,而是對生命投入的最後圓滿。

遺囑裡,感念生養父母,再念親友師長,三念此生挫折,皆是感謝。或說,把握任何一個可以感謝的機會,交談的當下;與生命當中的陷落,同在。

遺囑裡,交代所有財產(書籍、衣物、存款)捐贈給所需個人、機構。或說,把握任何一個可以分享的機會,無論分享的是有形或無形。

遺囑裡(和健保卡裡),選擇病危時不急救,不插管,不氣切。平時,親近、回應自己的身體。

遺囑裡,選擇火化、海葬。平時,有意識地感受周遭,感謝你所在的空間。

甚至,遺囑應該包含在履歷裡,也該像履歷一樣,隨時更新,當死亡被思考過了,生命也才有所安頓。

在立完遺囑的這個立夏,我的身體繼續一點,一橫,一豎,一勾……《山海魅》的書寫也進展到生死議題,發想是全球唯一接受外國人申請安樂死的瑞士,公投在20115月通過,報導的案例有不願走至末期的癌症患者、即將失明的失聰雙胞胎,四十餘歲的雙胞胎在母親的祝福下,一杯藥水,隔離生死。

圍繞在申請條件和生死權利的辯論還在持續,《山海魅》的書寫也沒有任一立場,而是試圖把生死拉得很近很近,近到你必須凝視它。

那是慎重地,凝視生命。

因為這樣的凝視,生活裡的每一刻鐘,生命裡的每一遭逢,開始在安靜裡浮現深度,窗外的風聲,當下的呼吸,每個身體的移動,決定的方向,都變得分外清晰。

一點,一橫,一豎,一勾……那是國小的我急著在練毛筆字,通過一定的紅圈數才能夠回家的暑假,但願因為這樣的凝視,我仍有兒時的認真,卻不再只為老師圈個紅圈,而是認真地就在當下,一點,一橫,一豎,一勾,一提,一彎,一撇,一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