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歲的退休律師,被兒子要求來治療憂鬱症,狀似精神抖擻卻又語調平板,他是家人的盤石,卻對周遭的生老病死缺乏任何感覺;四十一歲的放射科醫師,與丈夫離異六年間沒有再有任何親密關係,也跟一對十一歲的雙胞胎女兒感覺疏遠,「我來了,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她這麼告訴諮商師;四十歲的投資銀行家,從廿幾歲開始熱衷一夜情,卅歲開始想要固定伴侶,卻老在「征服→接納→厭惡」當中循環,一次次「迷失在孰悉之處」;一對近四十歲的伴侶,在找律師前先找了諮商師,希望有可能挽救彼此的敵意與鄙夷,當初先生最吸引太太的善感成了軟弱,太太迷人的自信成了強悍,但他們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還有可能改變嗎?我們怎麼感受、怎麼回應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方式,都已經四十幾,甚至九十幾歲了,還有可能改變嗎?這些Daniel Siegel在《第七感》書中報告的案例(Mindsight,時報出版,2010年),都透過第七感訓練重新和自己、周遭連結,第七感可以理解為內在觀注,「是集中注意力,讓我們可以看見自己內在的心智運作,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心,而不被它淹沒,也讓我們能脫離根深柢固的行為模式與習慣性的反射反應。」(頁15)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觀注能實際地改變腦內的神經結構,這在七零年代還認為不可能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已經證實了我們的腦會因應新的經驗,長出新的神經元,創造新的神經連結,而這個改變一生都有可能(頁70-77)。
一個從小生長在情感淡漠家庭的孩子,腦部的上層皮質區會發展對人際關係需求的排拒,不僅不允許自己充滿感情,也很難回應別人所需要的關注,左腦過度刺激,右腦則缺乏刺激,上述的律師毫無問題展現辯論專業,卻無法描述自己的童年,那位太太也有同樣的問題,模糊而概化的自傳敘述,顯現來自缺乏溫暖的家庭背景(頁159、307)。那位醫師沒有這樣的問題,細節、語氣和眼神,以及專業上的空間感要求,都證實她的右腦功能,只是她談及三歲失去母親,交替使用的時態,則透露了尚未化解的哀傷,她一直切斷來自身體的任何感覺,幾乎沒有性慾,進食只為了生存,但一週幾次的心悸正在告訴她,負責連結感受和思考的中央前額葉,仍在嘗試傳遞身體的訊息(頁180-184)。
這個區域又稱為前扣帶皮質,負責調節人際社交上受到排拒的痛苦,同時也會反應身體創傷的痛苦,這個區域閉鎖的這位女醫師,忙碌而空虛,很空,卻又太滿,真正缺乏的是「生活」,因此也錯失了孩子和自己的生活。治療剛開始的身體掃描對她來說是困難的,胸口過度換氣,雙手顫抖,因此先建立她的「安全祕境」,輔以顏色練習喚起感受,才慢慢可以再重啟身體掃描,再面對胸口那一股恐慌,並且讓它過去,「當我們靠向它時,它就會放鬆它對我們的掌控……當恐慌被容許循著自然軌跡演變,不被自我防衛反應阻擋時,便會邁向完成,然後消散。」(頁201-02)然後那兒時的哀傷才慢慢浮現,她才開始可以回憶母親,原諒父親。
律師的身體掃描也很困難,先從右腿開始,因為由他慣用的左腦主導,然後是左腿,再兩條腿一起。影像描繪也是困難重重,因為左腦習慣解釋和總結,花了一些時間他才可以描述自己的早餐時光,才慢慢讓右腦主導,左腦參與。上述那位先生則是相反地右腦過度刺激,對於太太的排拒更加敏感,邊緣系統的杏仁核更容易被激發,他開始學習為自己的情緒命名,以能夠馴服莫名的反射感受,穩住自己的內在軸心(也就是中央前額葉),和太太一起覺察自己是在接納狀態,還是反射狀態,反射狀態的溝通通常都是攻擊、防衛,需要暫停,才能夠再重新「感覺被對方感覺」。
最沒有評斷的時刻,是依附訪談的時候(註),夫妻兩人靜靜地聽對方「怎麼長大」,怎麼渡過成長的風暴,怎麼用自己發展的方式存活到今天,也才開始理解對方的過去怎麼鑿刻他或她今天的樣子,那樣的理解就像撫觸對方的傷痕累累,再痛的傷口也成為了疤。只是在這同時,「過去」並不能合理化一切行為,而是更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依附訪談裡銀行家風流倜儻的背後,是一個自我否定的小男孩,他不斷追求會像他母親一樣拒絕他的女性,他懲罰自己,這是一種原始創傷啟動的重演神經模式,接著他怕被終於接納自己的對方「看破」,而開始對這段關係產生厭惡,自我否認主導著這個循環。
自我否認銘烙在他的神經機制裡,他「最需要找到『對』的人,是他自己。」(頁288)他得先找到自己,才可能和另一個人親密,諮商室裡他學習自我擁抱,一隻手放在心上,另一隻手放在肚子上,這個動作提供了自我撫慰的經驗,他回憶起十二歲送報的第一筆錢買了果汁機給母親,母親甚至連謝謝都沒有,他終於明白「無論他過去交往過的女人對他怎麼樣,他永遠都無法證明他母親對他是慈愛溫柔的。無論他有過多少女人,也無法證明他是個值得愛的人。」(頁292)親密關係的焦點不再是「征服」,而是「連結」,他正在學習親近帶來的不確定感,以及體驗「我們」裡所需要展現的脆弱。
知道身體銘刻著我們的經歷,是一種理解;知道這種銘刻可能改變,是救贖。理解可以戰勝責難,但也帶來責任,如果你拒絕了救贖,也不可能真正地承擔苦痛,真正的承擔是承認苦痛真實地存在過,也真實地過去了;真正的承擔是知道你正在經歷苦痛,因此你得更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正在形塑苦痛的樣貌,因此也雕鏤了苦痛在身體的印痕。但身體並非不可改變,只要你願意開啟你的第七感。
註:訪談題目如你的童年是什麼樣子?你跟父親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小時候有沒有其他關係親近的人?你們分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小時候曾有過大事發生嗎?當時你和你的家人有什麼反應?你和家人的關係有什麼改變嗎?你認為家人當時為什麼會有某些行為?你覺得以上的經驗怎麼影響你的成長過程?你覺得這些經驗又對你教養孩子有什麼影響?你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期望?等你的孩子廿五歲時,你會希望他說他從你身上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曉光
回覆刪除這篇文享太棒了,是這本書最好的引介.
看了妳的介紹,我的身體、心理也回應著,妳從這些案例裡帶出的核心,真像是光指引一些新的方向.
說到光,談到以往妳曾分享東海岸單車夜騎時,在一片寂黑的夜裡,看到由岩壁反射月光光暈,且聽到水滴過岩壁的細微聲音伴著太平洋波濤洶湧的海浪.
妳所感受到這片奇景,就像我讀這篇引介文,讓我有一種insight.想到以往曾形容妳是月亮反射到岩壁的光暈,這一次又感受到這寂黑裡細微的光暈.
感謝妳的分享,我要去買這本書,親身領略!
Kate
Kate:有朋友問我「你花這麼多心力寫有多少人看?」我沒有想過,我說「我在寫作的當下已經完成了我的目的。」當月光要灑下時,無論範圍和對象,但能有某種映照,一如岩壁,一如你的回應,讓月暈更為動人。
回覆刪除我跟kate有同感,看起來又要破費買書啦!哈哈~這文章所敘第七感,似乎就是描述自我覺察,但更加具體的與身體連結...嗯!可以細細體會觀之!鶴
回覆刪除